高校思政|南昌职业学院:一部红色歌剧催生思政教育“项目教学法”
在南昌职业学院,有一部红色歌剧,传承了9年,累计演出100余场次、1000余人次参演、10万人次观看。学院以此把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催生出了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教学法”,一大批学生从中受益。
这部红色歌剧名为《党的女儿》。《党的女儿》是由总政歌剧团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7周年而打造的大型民族清唱剧,故事讲述的是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在江西苏区杜鹃坡,女共产党员田玉梅与群众七叔公、桂英成立的三人战斗小组,同叛徒马家辉及白匪军斗智斗勇的故事。2008年,为提升学校美誉度,南昌职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师生编排了歌剧《党的女儿》。

在编排之初,学校只想到用这台歌剧来帮助招生。未曾想,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这部歌剧带来的是在舞台艺术实践中探索出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以这部红色舞台剧为项目平台,把学生的专业实践和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参与表演的同时,也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革命精神的熏陶。

南昌职业学院音乐系主任肖灵

这种项目的教学,以正能量的教学内容,对培养人才起 到一个极大的帮助作用。
孟超是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名学生,他在剧中演绎了马家辉一角。通过演出,他对江西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专业能力也提升了许多。每次演出排练,他一改以往的学习拖沓状态,总是第一个到场。

据肖灵介绍,歌剧中有主配角,有歌伴舞,音乐系音乐表演专业、舞蹈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每届200余名学生,几乎全部参与了这个项目。因意向参加的人数较多,他们又将6个主要角色分成了ABCDE角,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年间,学生毕业了一拨又一拨,红色文化的传承、艺术表演的精髓却始终都留在舞台上。这缘于项目背后有一支稳固强大的教师团队,在岗的28位教师当中,有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前辈,也有留校的优秀学子,还有引进的专业人才,《党的女儿》剧作导演王业平、音乐系主任肖灵就是其中的核心。

以前学生们挺留恋网络的,但他们现在课后业余的时间,就是在琴房里练、在课堂上练。

在演绎了剧中的角色之后,学生从内心更加理解人物所要表达的情感,也真正深入地了解了江西本土的红色革命精神。其实不仅是参演人员全身心投入,全校每年都会掀起“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的热潮。中层以上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乃至全校师生,人人都知道《党的女儿》,个个都充满了正能量!如今,这部歌剧每年都要在全国20多个省份巡演50余场,广受欢迎。
南昌职业学院探索出的“项目教学法”,打破传统“重理论打基础”的教学模式,将实践和理论融合到舞台上,既有趣味性,又夯实了学生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更关键的是,把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合在平时的项目教学当中,打造了一个响当当的教育教学品牌。
二、八旬奶奶不慎受伤我系学生挺身救助

郭德燕(左一)、华洁(右一)两名学生与齐梅英奶奶家属的合影
3月14日上午,一面“见义勇为 救死扶伤”的锦旗,送到音乐舞蹈系。此时,大家才知道,我系音乐表演GT1601班的郭德燕、华洁两位同学于3月1日将不慎翻入地沟的齐梅英老奶奶救了起来,却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

齐梅英奶奶家属送锦旗给郭德燕、华洁两名学生
3月1日16时许,南昌市安义县丁湖镇莲花村85岁的齐梅英老奶奶,乘坐其儿媳的电动三轮车去丁湖镇看病。回家的路上,电瓶车不慎翻倒在了马路旁的地沟里。当时齐奶奶感到肩部疼痛难忍,并被电瓶车压着动弹不得。我系的郭德燕、华洁两位女同学路过见到这种情况,立即挤进围观的人群,快步冲到地沟中,毫不犹豫地抬起电瓶车,将齐奶奶从电瓶车下解救出来。当得知齐奶奶肩部受伤时,她们又主动驾驶电瓶车,将齐奶奶护送到安义县人民医院急救科救治,在垫付挂号费后才悄然离开。3月4日,郭德燕、华洁又提着礼品前往医院看望齐奶奶,齐奶奶及其家属万分感激,要以现金的方式来报答她们,被她们婉言拒绝。在家属的再三要求下,她们才告诉齐奶奶的家属,自己是南昌职业学院的学生。

如今,齐奶奶已经康复出院,行走自如。据齐奶奶的家属讲,医生诊断齐奶奶为右肩锁骨骨折,并是伴有高血压的老人,如果不是郭德燕、华洁两位同学及时把老人救出来并送医救治,将会危及生命。对于郭德燕、华洁两名同学勇敢救助齐梅英奶奶的行为,齐奶奶一家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激之情,于3月14日给南昌职业学院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以表达一家的衷心谢意。
三、青年歌唱家李毅先生莅临我系讲学

李毅先生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签约男高音歌唱家;美国华盛顿歌剧院独唱演员;四川音乐学院讲座教授;获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艺术家文凭。2003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于甘国农教授。2006年6月与瑞士苏黎士歌剧院著名导演乌里·彼特和美籍华人著名指挥家朱其元合作演出威尔第歌剧《茶花女》,扮演男主角阿尔弗莱德。2008年参加台北“2008世界华人声乐大赛”荣获首奖和五个单项奖,是该比赛创办以来获奖最多的选手。2009年参加法国第21届“马尔芒国际声乐比赛”并荣获第一名,是获该奖项大奖的首位中国人。
从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整整2个小时,李毅先生以自己的幽默语言、艺术素养、艺术技能等,不间断地为每一位演唱老师耐心授课,积极引导,有时逐字逐句强调歌唱重点,有时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学生体悟感觉。李毅先生认真纠正演唱过程中意大利辅音的发音咬字问题,并亲自示范了哼鸣的正确唱法,强调男女高音走低音时要注意的细节。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台上台下互动积极,气氛十分活跃。李毅先生还认真耐心愉快地回答了师生们所提有关声乐方面的问题,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感受了声乐的魅力。
图为李毅先生

图为李毅先生(右)指导我系张东老师(左)

图为李毅先生(左)知道我系黄含良老师(右)

我系学生为李毅先生献花

李毅先生与我系领导与老师们合影

| 上一页:音乐舞蹈系党总支(支部)委员会委员委员名单及分工 |
| 下一页:关于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部署会暨支部书记例会的通知 |
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