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架构
名师风采
党建工作
党建通知
党建动态
党员活动
党建品牌建设
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教务动态
就业动态
通知
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校企合作
教学科研
教学研究
艺术实践
科研成果
创新创业
艺术团
红杜鹃合唱团
实训基地
团学工作
团学机构
团学快讯
学生社团
招生就业
招生工作
院系信箱
官网主页

从职业院校走出的“传筝筑梦”者

本网讯 韦厚标 报道 易欣悦,性别女,是南昌职业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表演B2102班学生目前于福建厦门市天悦初音古筝培训学校任职,任学校的古筝教师。

1755054819843853.png

座右铭:以弦为桥,以音为灯,在指尖的传承里,让每个音符都成为成长的路标。

获奖情况:

2021年福建省音乐节泉州市选拔赛区金奖;

2023年宁夏金蛙国际艺术节古筝大赛金奖;

2023年福建省首届古筝“琴晟杯”大赛金奖;

2023年江西省第七届“敦煌之音”民族器乐大赛铜奖;

2023年江西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乙组独奏三等奖;

2023年乐痛天下中国古筝艺术展演“二等奖”;

2024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2024年筝动鼓浪·国际青年古筝公开赛“特金奖”;

2025年南昌职业大学“优秀毕业生。

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与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浪潮中,南昌职业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以“产教融合为纽带、双元育人为核心”,聚焦古筝艺术教育岗位需求,构建起“学、练、赛、证、用”一体化培养体系,助力学子从“专业学习者”蜕变为“文化传承者”。2025届音乐表演专业古筝方向毕业生易欣悦的成长与就业历程,正是学校职业教育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缩影。

1755057185587254.png

一、双师领航筑根基:构建“岗课对接”的专业培养体系

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的精准适配”。学校立足古筝教育岗位核心能力要求,以双元师资为支撑,搭建“理论+技能+素养”三维课程体系,为学生筑牢成长基石。

双元师资协同赋能:组建“校内专业导师+行业实践专家”教学团队,实现“技艺传承”与“行业认知”双引领。易欣悦在专业教师王颖的系统指导下,不仅深耕摇指、扫摇、琶音等核心演奏技法,更通过行业专家进校园讲座,提前认知古筝教学的岗位标准与文化传承使命,这种“校内深耕技艺+校外感知行业”的双元模式,让专业学习始终锚定职业需求。

1755058889705721.png

1755057343301308.png

1755057347123724.png

课程体系锚定岗位:围绕青少年“古筝培训教师” 岗位能力图谱,将“器乐演奏技巧”“音乐教学法”“中国传统音乐史”等课程与艺术培训机构教学实际结合,把“如何教指法”“如何设计课程”“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等实战内容融入课堂,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积累教学所需的专业储备,实现“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1755057521558896.png

二、实践融合强技能:搭建“校内+校外”的产教实践平台

职业教育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校通过构建多元化实践载体,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技能,实现从“课堂学习”到“岗位实践”的平滑过渡。

校内实践常态化赋能:以学院音乐会、艺术展演为载体,建立“周练习、月展示、学期汇报”的实践机制。易欣悦在校期间频繁参与独奏、合奏等演出,在舞台实践中打磨演奏表现力、临场应变力与教学示范能力,这种“以演促练、以练强能”的模式,让技能培养跳出 “纯理论”框架,更贴近教育岗位的“示范教学”需求。

1755057633307849.png

1755057635104472.png

校企联动拓实践边界:联合地方艺培机构、文化场馆建立“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古筝公益课堂、教学辅助等活动。通过协助一线教师备课、指导低龄学生练习等实践,易欣悦提前熟悉教学流程、积累师生互动经验,为职业转型积累“实战资本”,体现了“校内培养打基础、校外实践练真功”的双元育人逻辑。

1755057743471671.png

1755057745175139.png

三、赛证融通提适配:构建“以赛促教、以证赋能”的成长通道

学院将竞赛标准与职业证书要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以赛验学、以证提质,打造“技能过硬+认证权威”的就业竞争力。

以赛促学强技能:对接省级、国家级古筝专业赛事标准,将竞赛内容转化为日常实训重点。在音乐表演教研室团队的专项指导下,易欣悦参与江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并斩获佳绩,在与同行切磋中精准补短板、提能力,不仅锤炼了演奏技艺,更培养了教育岗位所需的自信表达与抗压能力。

1755057884346276.png

1755057884612256.png

1755058185353549.png

1755057886836537.png

课证融合拓路径:依托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将1+X证书制度与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开设“器乐艺术指导”“互联网营销师”等证书培训。易欣悦通过系统学习取得相关证书,既强化了“规范教学流程”的专业能力,又掌握了“古筝艺术线上传播”的新兴技能,这些证书成为她在艺培机构试讲中脱颖而出的“硬核背书”,实现了“校园学习”到“职业就业”的证书桥梁作用。

1755058270656880.png

1755058289114550.png

四、校企共育促就业:打造“精准对接+持续成长”的育人生态

学校坚持“就业导向”,通过校企协同育人、职业规划指导,为学生铺就从“毕业”到“立业”的长效发展之路。

校企对接拓就业渠道:学院通过访企拓岗与厦门市天悦初音古筝培训学校等优质艺培机构建立“校企合作基地”,通过专场招聘、岗位实习等方式,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评价。易欣悦在学校组织的招聘中,凭借“扎实专业功底+证书认证+实践经验”的综合优势被成功录用为一名古筝教师,正是校企双方“共同选才、精准育才”的产教融合成果。

1755058447836279.png

1755058448649521.png

职业规划伴成长:将职业指导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通过“行业讲座+案例分享+一对一咨询”,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易欣悦从“舞台表演者”到“古筝教育者”的精准转型,背后是学校对“传统文化传承需求”与“学生职业兴趣”的深度挖掘,体现了“因材施教、精准赋能”的双元育人温度。

1755058525988612.png

终身学习强后劲:为毕业生提供持续学习支持,通过线上课程、行业研讨会等资源,助力技能升级。易欣悦工作后仍能通过学校搭建的学习平台关注古筝教育新动态,将现代元素融入教学创新,正是学校“技能升级+学历提升双轨并行”培养理念的延伸,避免了职业发展中的“技能固化”。

五、职教赋能成长,双元育见未来

易欣悦的“传筝筑梦”之路,彰显了职业教育“以产教融合为纽带、以双元育人为核心”的独特价值。南昌职业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通过“双师领航筑基、实践融合强能、赛证融通提质、校企共育促业”的培养路径,既为学生铺就了高质量就业坦途,更以教育实践助力传统古筝艺术的当代传承。这一实践充分证明,职业教育只要紧扣“类型教育”定位,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双元育人,就能让更多学子在专业领域实现价值,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1755058578138936.png

六、学弟学妹的职业发展与求职创业建议

(一)深耕专业技能,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院校的核心优势在于技能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是立足职场的“敲门砖”和“护身符”。在校期间要珍惜每一次实操机会,无论是实训课、技能竞赛还是企业见习,都要全身心投入。

同时,要关注行业技术迭代,主动学习新工具、新工艺(比如现在很多行业都在融入数字化技术),让自己的技能始终保持“新鲜度”。技能越精专,未来在求职时议价权就越强,创业时也能凭借过硬技术打下口碑。

(二)提前规划职业路径,从“实习”开始积累实战经验

职业发展不是“毕业才思考”的事,从大一开始就要明确方向并主动布局。首先要结合专业和兴趣,了解行业内的岗位类型(比如电商专业可从事运营、客服、供应链管理等),通过老师、学长或行业资讯明确目标岗位的能力要求。

其次,一定要重视实习!优先选择与目标行业相关的企业实习,哪怕从基础岗位做起,也要用心观察工作流程、学习职场沟通技巧、积累行业人脉。实习经历不仅能丰富简历,更能帮你提前判断“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避免毕业后盲目就业。

(三)求职时“精准发力”,用细节展现专业态度

找工作时不要盲目海投简历,要针对目标岗位“定制简历”:仔细阅读招聘要求,提炼岗位需要的核心技能,在简历中用具体案例突出自己的匹配度,避免堆砌无关内容。

面试前一定要做足准备:了解应聘企业的主营业务、行业地位、企业文化;预判面试官可能提问的问题(如“你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提前梳理答案;穿着得体(职业院校学生可偏务实整洁的着装),提前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展现尊重与诚意。面试后及时发送感谢短信,加深面试官印象。记住,细节决定成败,专业态度比“完美简历”更能打动人。

最后想告诉大家:职业院校的学历不是限制,扎实的技能、清晰的规划和踏实的态度才是职场竞争力的核心。无论是求职还是创业,一步一个脚印,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初审:韦厚标

终审:刘传利


上一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如何解
下一页:没有了

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1